计量的经济效益
当代计量科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工业的大规模生产提供重要的支撑。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特别是保证贸易全球化所必须的互换性,高准确度的测量已成为整个生产和工艺过程控制不可缺少的环节。据有关国际机构的统计,测量活动占被统计国家GDP的4%~6%;对于欧盟来说,这个比例每年可产生的附加值达到数千亿美元。有资料显示,欧盟计量体系每年在工业计量方面投入超过340亿欧元,可以带来超过2.87倍的直接经济收入。
通信和电子行业质量和效益的关系呈现正相关性(指可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有关统计研究表明,在通信光纤的生产成本中,测量成本约占20%,而在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成本中则占到30%。在半导体生产中,改进热物性测量的投入收益比为1:5,而改进硅耐热率测量的投入收益比达到1:37。加拿大政府曾对商贸检定用计量标准的投资效率进行过统计,认为在计量检定方面每投入1加元,就能避免由于计量不准造成的11加元损失。这些数据显示出了计量的经济性意义。
产品的技术含量愈高,复杂性和难度愈大,则对计量的要求也愈高。美洲国家组织(OAS)的专家曾为解决全球质量问题寻找终极答案,最终,他们把计量、标准化、检测以及认证认可作为影响国家质量基础的关键性因素,而计量在其中毋庸置疑是最为基础的要素,对于国家质量基础提升具有源头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