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国际科学大事的人一定都记得:2005年是国际物理年,2009年是国际天文年。此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已宣布:2015年为光和光基技术国际年,简称2015国际光年。
2015年世界计量日主题为“计量与光”。 我们之所以选择这个主题,是为了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国际光学年”和“2015光学技术”年会相呼应。这是一个全球性的倡议,旨在突出光和光学技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以及对未来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计量在光学技术的实际应用中起着关键作用,同时,光也是许多尖端测量技术中最核心的元素。
为何定2015年为国际光年?因为今年恰值光学史上一系列重要成就的周年纪念:一千年前的1015年,伊本·海塞姆发表惊世光学著作;1815年菲涅尔提出光波理论;1865年马克斯韦尔提出光电磁传播理论;1905年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理论,1915年通过广义相对论将光列为宇宙学的内在要素;1965年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发现宇宙微波背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同是这一年,英籍港人高锟(诺奖获得者)在光传输于纤维的光通讯方面取得了成就。这些都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说起光,让人就能联想到光明、光芒等,人们似乎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它。光是一门专门学问,它一般指能引起视觉的电磁波,这部分的波长范围在红光的0.77微米到紫光的0.39微米之间。波长超过红光的电磁波称“红外线”,波长不足紫光的电磁波称“紫外线”。红外线和紫外线不能引起视觉,但可以用光学仪器或摄影来察见发射这种光线的物体,所以在光学上光也包括红外线和紫外线。光具有波粒两象性:它有时表现为波动,有时也表现为粒子。
为了纪念千年以来人类在光和光应用技术领域的重大发现,为了提高公众对光应用技术对人们日常生活以及全球社会未来发展中重要性的认识,为了推进光的应用在能源、教育、农业和健康方面的发展,因此联合国定2015年为国际光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