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物质的质量之源

  这是一个举世瞩目的科学难题,科学界已经为此探索并研究了许多年。在人的认知范围,基本粒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或最基本的单位。美籍科学家杨振宁教授创立的标准模型是一套描述强力、弱力、电磁力这三种基本力及组成所有粒子的理论,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实验都证明了这套理论的预测。标准模型预言,基本粒子共有62种,科学界经过多年努力,已先后发现了60种,唯独1种被称“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预言有2个)始终游离在科学家的视野外。为了揭示这个难题,著名计量科学实验室“欧洲核子中心”耗巨资在瑞士建立了大型强子对撞机,并配备了最先进的测量仪器,测量粒子经过时间的准确度可达到1×10-14。我国和其他40国共同参加了该工程的建设,全球约有8000名科学家参加了科学实验活动。2011年7月,强子对撞机模拟宇宙大爆炸场景,以接近光速对撞180万亿个质子,在爆炸生成的碎片中,发现了疑似“上帝粒子”。经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和美国费米实验室反复验证,2013年3月,欧洲核子组织正式宣布,先前探测到的粒子是希格斯玻色子。这一实验结果验证了比利时科学家恩格勒特和英国科学家希格斯在半个世纪前的预言,两位科学家因此在2013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希格斯玻色子被称为质量之源,它的发现使人们对物质微观世界的认识又进了一步,或许还将颠覆人们传统的宇宙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