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月的来历

  “闰月”来源于我国的农历,最早始于夏代,因此也称为夏历。农历采用天干地支纪年法,60年为一个周期,周而复始。农历的“年”以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从冬至到冬至)为基础,而“月”则以月亮的圆缺(朔望周期)为依据。这样通过看月相就能确定日期,使用非常方便,同时又不破坏季节的变化规律。因此,农历既非“阳历”,也非“阴历”(阴历以月相变化为基本依据进行制历,为多数伊斯兰国家采用),实质上是一种阴阳合历。农历把日月合朔(日月黄经相等)的日期定为初一,一年定为12个月。由于月亮的朔望周期(月相从“望”至“望”)大约为29.53059天,因此,农历就有月大(30天)和月小(29天)之分。1年合计约为354天或355天。这样农历的“年”就和公历的“年”相差了大约11天。为了避免这种时间差的累积,我国早在战国时期就采用设置“闰月”的办法来处理月份与季节的对应关系。一般在19年中大约要设置7个闰月。如何设置闰月呢?这和我国古代创造的24节气有关。24节气是12个中气和12个节气的总称,反映了季节的变化。每个月有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依次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其中排在双数位置的称为中气。由于两个节气之间的时间大于1个朔望月的时间,因而在一个月中可能出现只有一个节气或一个中气的情况。在农历中,月份按中气排定,如含雨水月份为正月,含春分的月份为二月。如果某一个月份中没有中气,那么该月份就定义为上个月的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