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单位制的产生

 

  1960年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CGPM)通过正式“国际单位制”。它包括米(m)、千克(kg)、秒(s)、安培(A)、开尔文(K)、坎德拉(cd)等6个基本单位、2个辅助单位和19个导出单位,还有组成倍数和分数单位用的词头。1971年第十四届国际计量大会(CGPM)又决定在基本单位中增加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从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国际单位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基本单位的定义也逐渐变迁,其复现方式也逐渐由实物基准向量子基准及用基本物理常数定义发展。目前,质量单位千克是唯一用实物(千克原器)复现的基本单位,各国科学家对质量自然基准的研究进展表明,质量单位的重新定义势在必行。

  最初法国规定在4℃时1(分米)3纯水的质量为1千克,后来用铂铱合金制成一个高度和直径都是39毫米的圆柱体,在1819年国际计量大会上批准为国际千克原器。它现今保存在巴黎的国际计量局里。